在资本和市场的助推下,“车货匹配”已经成为当前物流信息化进程中的主流模式。各类不同定位的APP伴随着**人心的融资消息层出不穷,市场的火热掩盖了车货匹配APP致命的缺陷。基于互联网的APP诚信体系相比靠口碑和自律维系的传统物流诚信体系,更显薄弱。
有一句老话:互联网时代,你不知道对面聊天是人还是狗。对于通过APP平台联系交易的车货双方,很难在初次交易就形成信任关系。虽然目前已有一部分APP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,但就整个车货匹配APP市场和物流信息化进程来看,物流诚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。
目前的车货匹配APP,主要扮演的是互联网“物流中介”的角色。但与线下物流中介不同的是,线下中介承担了物流交易中的风险,而APP不介入交易过程,不承担交易安全保障的责任。
同城车货匹配平台,对诚信体系的建设已经做出了尝试。云鸟,速派得等平台推出先行赔付模式,对司机违约或迟到,运输过程中的货损、货差采取平台先行赔付,为货主和司机做双向背书。
从效果上看,这种先行赔付制度为同城车货匹配平台提供了有力的诚信保障,降低了车货双方的风险;但从实质上看,这种制度是由平台承担了交易风险,而且只能适用于同城车货匹配。因为范围只限于一个城市,车、货一旦发生问题,追责相对容易,而且可以建立信用黑名单,对不守信的企业及车辆产成威慑作用。
但是,市场份额**的长途车货匹配没人敢这么玩。这一块的诚信体系还处于“尽人事”的阶段,主要靠对车辆注册信息审核环节把关,对发货方没有约束。把车、货双方引到平台上后,剩下的就是“希望你们好好玩,不要打架”,诚信保障无从谈起。这也是目前长途车货匹配APP“只叫好不卖座”的根本原因。
长途车货匹配的诚信体系该如何建设,我们总结了几种设想观点:
【1】保证金。车货匹配的双方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到APP平台作为交易诚信保证。
【2】货运险。为发货企业提供货运安全保障。
【3】全面介入交易过程,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。通过APP实现发货方、车辆、收货方之间的连接,平台对整个物流交易过程的诚信提供担保。
【4】开放的物流信用联网系统。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诚信查询系统,各APP平台接入完善诚信数据库,促进行业自律的发展。
这些设想观点是否适合,还需要APP平台在实践过程中检验。我们欢迎大家留言提出自己的观点,共同交流学习。
物流诚信体系制约着整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进程。物流诚信体系该如何适应信息化升级的要求,是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解决物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,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作者:物通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