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动态

news

京津冀“包邮”折射出的协同进度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6-12   点击量:1281

继苏浙沪包邮之后,京津冀包邮近来渐成趋势。随着《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的发布,三地快递业协同发展步伐明显加快。打开淘宝、京东等平台,在检索链接中输入“京津冀包邮”,50多万件商品正以这样的方式促销。而在半年多前,类似商品信息甚至不超过几十条。

“包邮”二字,蕴含着消费者收获的现实红利,更折射着三地发展的协同进度。从商家角度看,能否包邮取决于运费和卖出商品利润之间的关系,而物流成本的降低,必然要依托于完备的配送体系。协同发展稳步推进,**快捷的区域物流网方才可期。我们看到,在《规划》的**下,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商、快递企业已开始着手打造服务京津冀的物流节点,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三地交通物流一体化正在从“自上而下”的政府推动阶段,过渡到“上下齐心”的全面推进阶段。

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讲,交通物流既是启动战役的先头**,又是全程参与的主力**;既是能够单兵**的核心产业,又是联络和辅助其他产业发展的后勤力量。一方面,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能够持续带动产业转移,不断促使形成新的物流需求;另一方面,随着交通物流设施等硬件基础、城市配送体系等物流服务的不断完善,产业疏解和承接的效率和效果也能够极大优化。在这样的协同效应下,“包邮”成为可能,更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积极因素。随着京津冀物流网越织越密,势必还会有更多发展的新机遇、新需求被挖掘出来,让三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。

交通物流,交通是骨架、是基础;物流是血液、是动力。交通物流的一体化,不只意味着地理空间上的区域连接,更意味着交通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。就目前来看,京津冀三地的公路网密度、高速公路网密度、铁路网密度已分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.1倍、3.3倍和3.6倍,但物流活跃程度显然尚未与之充分匹配。这其中,很大程度是因为区域产业布局还不尽协调。对政府部门来说,在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更需进一步统筹发挥“有形之手”和“无形之手”的作用,通过有力营造市场环境、完善产业政策等方面配套和引导,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,让京畿大地真正物畅其流,促各方面资源优势**限度形成协同优势。

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,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。“包邮”是一个侧面,也是一个起点,我们期待协同发展激发出更大潜力,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、更强幸福感。

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,并不代表中国物通网(http://news.chinawutong.com/)观点,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、骗术揭秘等资讯,欢迎搜索关注“物流视界”(wlsj56)微信公众号。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,欢迎咨询。QQ:2547636413

作者:北京日报
上一篇:快递实名制遇冷 市场意愿与法律权威如何调和? | 下一篇:一张快递单包含大量用户信息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何去何从

推荐新闻 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