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动态

news

【专题】当前物流诚信体系建设的困境(三)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15-07-28   点击量:477

不管是传统物流模式中的“代收货款”问题还是“车货匹配”模式,在物流诚信体系建设中,可行性解决方案都是从单个物流企业自身出发,适合个别企业的情况,而整个行业层面上的解决方案,很少被提出和实行。

因为各个企业实际情况的差异,适用于单个企业的解决方案缺乏普适性,也就决定了由下而上建设物流诚信体系面临着困境。随着物流变革及信息化的推进,由行业主导组织牵头,由上而下建立物流诚信体系公共平台刻不容缓。

2014年11月1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印发了《关于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指出应加大物流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。

2015年7月9日在绵阳召开的“2015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”上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并正式成立了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平台诚信公约联盟”,24家物流平台成为联盟成员,共同签署诚信公约,倡议行业诚信,将物流诚信体系建设推上日程。

据了解,联盟将参照管理机制共建诚信平台,宣传诚信理念,受理失信投诉,为用户提供失信警示查询服务。各联盟成员将共认诚信名单,统一投诉渠道,共通警示名录,促进纠纷解决,实现“守信得益、失信受制”的交易环境。

通过联盟建立的诚信数据库,有利于安全交易,合理议价,公平竞争,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把握诚信动态,加强监管。

如果能有更多的物流企业和平台加入到“诚信公约联盟”,对于构建整个行业的物流诚信体系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。而“诚信公约联盟”成立之后的推广和壮大,能否在物流行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,构筑健全的物流诚信体系,还需要时间的检验。

无论如何,物流行业在诚信体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,我们希望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,“诚信公约联盟”的成立,能够打开建设物流行业诚信体系的局面,促进整个物流行业更健康的发展。

作者:物通网
上一篇:滴滴模式害死人:我为什么不待见货运APP | 下一篇:提升“效率”,才是物流科技价值所在

推荐新闻 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