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动态

news

快递又涨价 服务也能跟着“涨”吗?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21-11-01   点击量:961

时逢“双十一”,快递又涨价。近期,以“三通一达”为代表的多家快递公司,以“双十一”快递运送压力过大和避免陷入恶性价格战为由,开启新一轮费用上涨模式。有电商卖家表示,每单快递费涨价2毛钱,按每日发货量500单计,一个月成本要增加3000元左右。相较于对“买买买”成本提升的担忧,群众更多表示,希望快递服务质量不要再拖涨价的“后腿”了。

数据显示,2007到2020年间,快递行业业务量从12亿件激增至834亿件,收入规模从300亿提升至8795亿。然而相比于高景气的行业态势和越来越贵的快递费,快递服务申诉件数却不断增长,行业口碑日益下降,如暴力分拣、损毁丢失、投递不到户等饱受诟病的老问题依旧屡见不鲜,不断侵害着消费者的权益。

服务质量下降的背后,关键是行业竞争日趋恶劣。一般来说,如果一个行业陷入恶性竞争,导致企业无法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来赚钱,那么受损的一定是社会整体福利,快递行业也是如此。资本的青睐带来了愈加多元化的快递竞争格局,长期运营过程中,由于门槛不高、经营能力不足等因素,很多企业的唯一竞争武器就是价格,而低价战内耗造成的损失,只能通过压缩快递员派送费和基层加盟商利润空间来弥补。到了快递员身上,他们在单量极大的情况下还要提升配送效率,当然无疑只能降低服务质量。

与以往快递费涨价不同的地方在于,此次涨价原因之一是为响应七部门联合制定的《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》,即快递行业将共同努力避免陷入恶性价格战陷阱,切实提升末端快递员的投递报酬与权益保障,维护末端网点和快递员的队伍稳定,改善提升客户体验,促进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此轮涨价,如果能让整个行业有所改善、服务水平恢复到以往乃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,消费者自然能够接受。但与之相对的,和消费者相比,企业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,如果不能把涨价真正转化为服务质量的提升,消费者群体将更难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。究竟涨价能否理顺快递公司们的商业逻辑链条,帮助他们切实淡出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粗放竞争模式,促进其针对不同产品类型、服务需求实行差异化服务,在未来开展共同提升的价值服务竞争,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。

快递行业服务跟着“涨”,更需监管部门有所作为。相关部门要紧抓“保障快递质量,维护用户利益”核心,树立动态治理理念,提升监督管理的灵敏度,督促快递企业按照国家强制性的质量标准要求提供服务,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。针对五花八门的快递乱象,要采取约谈、警告、罚款乃至吊销资质、追究责任人法律责任等手段,对不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,不断强化企业规范经营的自觉性,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,培育优化市场秩序。

措施多管齐下,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推动快递行业高质量、长远发展,我们既要理性看待有关问题,也要对企业祛除积弊、规范经营保持信心,“众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,才能让连接城乡、覆盖全国、通达世界的快递服务网络更好惠及亿万群众。

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

作者:浙江新闻客户端
上一篇:快递面单被倒卖,个人信息保护不能留下任何缺口 | 下一篇:北京:快递物流、外卖送餐员等需持14日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上岗

推荐新闻 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