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路货运已经改革了好几年了,好多做铁路货运的企业在反复讲“要走好铁路货运的最后一公里”,那么这“最后一公里”究竟是什么呢?
有人认为这“最后一公里”就是要处理好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、整合营销、整合资源,也有人认为“最后一公里”就是要实现“门到门”服务,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,方便用户,提高用户满意度,进而扩大客户群。
首先我们来看看一种说法,从字面意思解析铁路货运,那就是将铁路作为货物运输的载体,而货物与铁路直接的衔接便是重中之重,货物能否与铁路紧密衔接,直接决定铁路货运最后的能否获得最大的盈利。
铁路在走向市场过程中,与各个企业会形成一种合作关系,合作形式基本是合资、承包、租凭、联运等等,这些合作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各个企业提供铁路所需要的货源,而铁路则为他们提供运输工具以及线路。
想要让双方能更快更好地合作,将铁路货运的“最后一公里”走好走快,那就必须整合双方的资源,如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的机制,这样无论是前期的资源整合,还是后期的客户拉新都会事半功倍。
第二种说法中表示,最后一公里就是实现“门到门”服务,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,给予用户最大的便利度,如京东物流在2019年推出“千县万镇24小时达”的时效提升计划。
随着物流行业的订单越来越多,使分货和配送环节越来越复杂,而用户面对无数的快递,也是倍感头疼,这个时候“门到门”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蓬勃发展,网络支付系统的不断完善,物流企业的最终战场极有可能就在这“最后一公里山”。
想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,那只有从物联网、物流本地化、社区学校以及专业的农贸市场等方向去解决了。
由此可以得出,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意义就是无限拉近服务与客户的距离,从开始的客户到店自取;到送货到小区;以及目前正在努力的送货到家的“门对门”服务;以及未来为客户一步安装到位。
而这“最后一公里” 的难度却是极大的,这一公里不是距离上的一公里,而是从物流分拣中心到客户手中的“一公里”,距离或许是整个物流环节中最短的,但却是整个物流环节的末端环节,也是唯一一个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接触的环节。
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,也基本有这个环节决定,配送人员的一个微笑可能就会让客户直接打上无限好评,反正亦然!
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